首页 > 外行看史记 > 第93章 止步不前

我的书架

第93章 止步不前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其实,历史给了秦穆公机会。只要秦晋和好,拿下西戎,进而攻占巴蜀,就可以和晋楚掰手腕了。可惜,秦穆公的战略在摇摆中左顾右盼,虽功绩显赫,终究没有在他手里形成强大的秦国。

秦穆公时代结束了,他有40个儿子,厉害吧!儿子多,选择的机会就大。太子罃(ying)代之而立,史称秦康公。太子罃曾经奉命护送晋文公重耳回国,他的母亲穆姬和晋文公的媳妇是姐妹,估计在秦穆公枕头边吹了不少耳旁风,所以关系很好,是重耳的外甥,因此护送到了渭阳。

还很有感触的作诗一首:

我送舅氏,曰至渭阳。

何以赠之?路车乘黄。

我送舅氏,悠悠我思。

何以赠之?琼瑰玉佩。

后人把舅甥关系称之为渭阳。两个人的关系很铁,估计也有互相依靠的意思。

公元前620年(康公元年),晋襄公也去世了。晋文公漂泊半生,好不容易在秦穆公帮助下继位,两人时合时分,最后晋文公死后,两国交恶,更因晋襄公的殽山之战,彻底拜拜,结局却是相继故去。人生恩怨终就什么也剩不下,如一阵风,过去就过去了,没有人记得。现在晋襄公也死了,留下的摊子又开始挣了。

晋襄公有个弟弟叫雍,左传说雍的母亲是杜祁,并不是秦国人,但是很善良,因为种种原因连续让位,自己屈居第四位嫔妃。公子雍作为人质一直在秦国长大,关系处的不错。赵盾就想立公子雍为君。别人想立公子乐为君,也就是两次嫁人的秦国夫人的儿子,赵盾不同意,秦国也没有强烈推荐亲戚。晋灵公夷皋还是个孩子,根本没有竞争力量。事情初步倾向了公子雍。

晋国很奇怪,依旧在国君拥立上没有一定之规。谁有势力谁说了算,现在轮到赵盾了。赵盾认为雍适合为君主,主张废黜太子夷皋,就派一个叫随会的人来接雍公子。秦国也希望能立雍为君主,多少是个熟人,就派兵护送到令狐(山西临漪,当时属晋)。谁也没想到雍并没有即位,晋襄公的夫人穆赢不答应,天天抱着夷皋去朝堂上哭哭啼啼,施加压力,下朝后还抱着夷皋到赵盾家里去,威逼赵盾。赵盾改变了主意,拥立了晋襄公的儿子夷皋(晋灵公)。为了阻止公子雍回来后事情更不好办,反过来在令狐打秦国护送雍的军队。秦国和老牌的强国晋还是有差距的,估计派去的兵比较少,败了。接雍回晋国的随会在晋国成了过街老鼠,没有了立锥之地,也随之逃到秦。这就是令狐之役。赵盾是晋国的权臣,一生侍奉三朝,是响当当的人物。其实他的祖上和秦国是一家人。还记得和大禹一块治水的伯益吗?那是赵盾和秦国共同的祖先,也是后世著名的赵氏孤儿赵武的祖父。

秦吃了败仗,总是不甘心的。公元前619年(秦康公2年),秦整顿兵马,反过来攻晋,就是报令狐之败的仇。这一次,胜了,占领武城(陕西华县东,属晋)。

稳定了西戎,秦的发展只有东进,矛盾自然就在秦晋之间激化。吃了败仗的晋国也咽不下这口气,公元前617年(穆康公4年),晋又攻秦,占领少梁(陕西韩城南,秦穆公20年灭梁占领的,现在属秦)。

就这样,秦晋之间展开了拉锯战,互有胜负。强晋是一个硬钉子,钉在黄河以东,终康公一任,秦无法东进。晋国是老牌的诸侯国,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秦国虽然历代苦心经营,但基础薄弱,仍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岁月的沉淀,才能真正各项机器运转告诉,产生惊人的力量。

公元前615年(秦康公6年),秦攻晋,占领羁马(山西永济县南,属晋)。后乘胜追击,两军在河曲(现在山西忻州河曲县),大败晋军(有说法是秦军败了,其实是不分胜负)。

河曲之战历史上也很有名。秦军来了,晋军反应也不慢,权臣赵盾亲自率领大军迎战,谋士臾骈随军前行。这个臾骈名字谐音是鱼片,不咋地,却是历史上很厉害的一个人物。观察入微,对战局的把控力极强,几乎出言必定实现。双方交战伊始,臾骈就根据战争形势制定了作战方针,建议以逸待劳。因为秦军是进攻方,远道而来,后勤补给困难,急于作战,最好的做法就是高筑墙、深挖垒,等待战机。赵盾是一个英明的人物,把持朝政多年,自然明白,下令原地待命、坚守不出。秦军几次诱敌,均没有凑效,秦康公急了,找来晋国流亡到秦国的随会(也叫士会,姓刘氏士命会,封地为随,又称随会)商量怎么办?随会清楚晋国的局势,说这肯定是臾骈的主意,赵盾也很精明,无法攻破,突破口只能选择赵穿。

赵穿何许人也,怎么成了一场战阵的关键点?

此人据说是赵盾的堂弟,从小跟着赵盾的老爹赵衰,和纸上谈兵的赵括等人关系都很好。赵衰在晋文公、晋襄公时期就是显赫人物,建立了广泛的关系网,赵衰死后,被大家拥护成为了权倾一时的正卿,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。尤其是晋襄公死后,晋灵公年幼,赵盾的权势达到了顶峰。在这种背景下,纨绔子弟赵穿仗着家族势力胡作非为,典型的富二代,还娶了晋襄公的女儿,身份独特。简单说,就是无脑、重要。只要引动赵穿,整个晋军就会不得不动。看吧,这就是攻敌其必救。

秦康公派了一支小部队不停地骚扰赵穿的部属,果然,赵穿忍不住了,率军出营攻击,结果小部队逃走了。赵穿认为很没有面子,对部属大发雷霆。

“敌人都打到我们鼻子底下来了,怎么不还击?”

部属回答,“大帅有令,坚守不出,等待战机!”

赵穿的鼻子都气歪了。

“什么命令不命令,等待战机?敌人来了就是战机!玩什么谋略?你们听我的,跟我一块出兵!”

部属们拧不过上司,乖乖听命。年轻气盛的赵穿领着本部人马自己攻打秦军去了。

这时候,赵盾得到了信息。这还了得,不是羊入虎口嘛!赵穿是什么身份,有事自己的亲人,必须救呀!出兵得给全军将士一个交代。他的理由很充分。

“赵穿是晋襄公的女婿,虽然做的不对,都是我的错,没管教好。但是一旦被俘,就相当于我们兵败!”

大佬说话了,谁还嘀咕,呼啦啦晋军出营作战,臾骈的计谋打了水漂。

秦晋交战一天,不分胜负,伤亡惨重。晚上收兵回营后,秦康公和随会商量,给晋国下了一封战书,约定明天再战。

战书到了晋军营帐,臾骈一看,断言秦军要撤退,远道而来的秦军谋求的是速战速决,双方主力决战不分胜负,胶着下去,秦军必败,所以想通过约战赢得时间,连夜撤军。应该火速集合部队,将计就计,提前在黄河边截断秦军退路,伏击秦军,秦军退意一生,必定溃不成军。

二愣子赵穿又站出反对。

“战争结束不收敛战士的尸骨是不讲人道,有约不遵守是不讲信用,提前埋伏搞偷袭战是不讲正义,我不干。”

有人拍他的马屁,跟着迎合。赵盾很郁闷,无可奈何,稍一犹豫,秦康公已经连夜撤退了。

晋人这个时候想起了因拥立纠纷逃到秦国的随会,担心了解晋国情况的随会为秦国所用,就玩了一招暗渡陈仓。让魏雠余假装叛变,流亡秦国,见到随会后道明缘故,表明父老乡亲不怪罪随会,并希望他回来为国效力。双方一拍即合,找机会回到晋国。秦国失去了一个好机会。

秦康公没有把握住历史的机会,没有学会他老子穆公巧用由余的招法,没有重用随会,从此与晋国的争斗优势就此失去。

直到公元前609年(康公12年),康公去世了,十多年没有什么建树。现在论到他的儿子共公了。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