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 开始卖米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  “哒哒哒哒哒。”

  在周家村的农田里,一百亩地的水稻,在一辆大型拖拉机的收割下,稻米直接进入了,收割机后面的车斗里。

  根据周洋估计,一亩地的水稻可以产出一千斤大米。

  而1斤大米则是卖一万块,一千斤就是一千万。

  100亩地的话,一年收入最少十个亿。

  不过现在收割呢,除了周洋,没有人会知道这大米能够卖出上万元的价格。

  收割完以后,把大米收进去袋子里。

  除此之外,周洋在网络的京东上以及天猫上注册了网店。

  “一万块一斤大米?啥几把玩意大米哦?”

  因为周洋拿不出钱来去做宣传,所以他这个大米只能是在网店上。

  虽然买得起空间米的都不会在网上买,而在网上买大米的也买不起这种空间米。

  可是这年头有种东西叫做自媒体。

  恰好有人发现周洋的网店里大米一斤一万块,简直刷新了人们的三观。

  于是一篇“已经上万元的大米有何魔力?”

  “凭什么这里的大米一万块一斤?”

  “天价大米是道德的沦丧,还是社会的沦陷?”

  “这是洗钱吧?”

  自媒体的多篇文章发布出来以后,立刻在2011年九月份的网络上引起爆机。

  这会儿还没有快手的出现,微博是人们的主战场。

  因为网店这上边是有联系方式的,所以有人还亲自致电。“你好,请问是河北皇家贡米店吗?”

  “对,我就是皇家贡米店,请问您有什么事吗?”大米收割完了,但是周洋一斤也没有卖,而是放到自家一楼的仓库里。

  虽然父亲催促了他很多次,可周洋从来不听。

  就连常如玉也很纳闷,自己这个接盘侠种了大米,怎么就不卖呢?这粮食价格够可以的了。

  给周洋打电话的人是新京报的记者,对于最近几天网络上热议的天价大米引起了好奇,于是专门派了一个记者电话采访。“哦,你好你好,我是新京报的记者。

  我想问一下您这个上万元一斤的大米价格,您是怎么想的?”

  “很正常啊,万年贡米价格还超过了一万三千八,现在好像一万五了。

  既然他的大米能卖一万五,为什么我的大米就不能卖一万?”周洋直接拿万年贡米举例子。

  而新京报的记者也不是好惹的,既然是采访,那肯定是有备而来。“万年贡米的价格贵,那是因为他现在已经不单单是大米,更是一种传统文化。

  万年贡米,它的味道就不用说了,最重要是它的名气在国内外是享誉驰名的。

  早在南北朝时期,皇帝做梦梦到了江西万年贡米就派人查找。

  从那之后,江西万年贡米历来都是各朝各代皇室的贡米。

  人家这个万年贡米产量低,全世界只能在万年贡米基地里生产。

  您那个大米也不是什么世界知名的基地的?直接卖这么高,不怕没人买吗?”

  “这位记者同志,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。

  我相信我的大米比万年贡米更好吃,如果您不相信话,可以来一趟武A县的周家村亲自品尝。

  至于说价格的话,我认为低于一万块是对我的大米的一种侮辱。”

  “还有事吗?没有事儿的话,那我就挂了。”对周洋来说,这种大米除了没有销路,其他的一切都好说。

  这种空间米个大饱满,最重要的是,吃下去会有一种香嫩柔软的感觉。

  哪怕是不吃菜,也能吃下去三大碗。

  用一句话说,那就是这米只应天上有,人间哪能闻一回?

  新京报的记者没有办法,只好把自己采访的内容刊登在了新京报上。

  而新京报是一家大型的综合媒体,是央管新闻单位。

  不过9月1号,新京报的管辖权已经移交给了BJ市。

  饶是如此,新京报也有数以百万计的订阅用户。

  而新京报关于周洋万元大米的新闻,也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
  “什么大米这么牛逼?一万块一斤?”

  “卧槽,拖了国家后腿啊,一个月工资还买不起一斤大米。”

  “+1”

  “孤陋寡闻而已,真正好大一万块钱还真不贵,不知道的可以搜一下江西万年贡米。”

  “万年贡米是皇帝吃的,有几千年的历史。

  这个河北大米是什么鬼?也敢跟万年大比相比”?

  。。。。

  不管网络上怎么骂?怎么嘲讽?但最起码周洋的大米知名度还真就起来了。

  而对于新京报的那些用户们来说,每天能花钱订阅报纸,又是在北京生活,他们还是拿的出一万块钱来买一斤米的。

  于是还真就有人在京东上下单了。

  下了单,京东的快递小哥开着红色漏沟的电三驴子来到了周洋家。

  “您好,请问是万元大米店吗?”快递小哥来到周洋家,发现这是一个崭新的二层楼。

  不过这时候周洋没在家,他舅爷家里有个表姐结婚。

  而怀孕八个多月的常如玉正好在家,于是问道。“怎么了?”

  对于周洋在网络上开网店,常如玉是知道的。

  不过周洋并没有让她参与经营,毕竟一共就十万斤大米。

  最重要的是现在名气还没有打开,根本就没有人买,告诉她干什么?

  但是当快递小哥到的时候,周洋正在舅爷家这边喝酒呢。

  一般快递来取货的时候并不会给你打电话,一般常发快递的人,特别是跟快递公司有长期合作的,那都是正儿八经的经营者。

  家里或者店里,厂里肯定是留着人的。

  可是没想到周洋家根本就没有生意,京东这还是第一单。

  不过这一单价格可不低,人家足足买了十斤米,直接支付十万块。

  “是这样,人家不是开了一个网店吗?

  现在有人下单了,十斤米,您家准备好了吗?”快递小哥连忙说到。

  常如玉这才知道,自己家的网店大米还真的有人买。

  不过她并不知道价格,所以问了一下周洋。

  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