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大唐武皇 > 第十五章 他念

我的书架

第十五章 他念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  天慢慢地黑了,月上树头,终于冒出了半个身子。不管白天有多么喧嚣,不管朝堂上是多么的争论不休,但现在,整个长安城笼罩在了一片幽静的夜色中。也有几只猫头鹰在扑通扑通地飞着,偶尔发出几声令人感到恐怖的叫声。

  不过这些都是表象,仔细望去,却看到家家灯火明灭,这群大官贵人们现在正在收拾东西,因为他们已经从得到小道消息,坐在皇宫大内里的天子已经在命令下人们收拾行李了。

  李亨的光天殿也是灯火通明,他手里拿着李倓的信,信上说,他们已经到了骊山了,与他一起的人有李承光、王思礼、白孝德、吕崇贲几位将领以及六万军队。李倓自然知道李亨派他去潼关的目的是为了兵权,所以他没有将这一消息先告诉李隆基,而是等待李亨指示。

  与这封信一起送来的,还有一份报告潼关战况的奏疏。送来信的人有两个,里面就有李倓的心腹太监张福。

  李亨问完李倓的近况,知道自己的儿子无恙后,更加关心潼关的情况,十六万大军却好好端端地全军覆没了,李亨很想知道崔乾佑是怎么做到的,大体情况李亨是了解的,不过是崔乾佑在陕州摆了几个老弱残兵,然后哥舒翰就被李隆基逼得出兵,而后就全军覆没了,甚至连哥舒翰自己都没有逃出来。

  李亨更加关注的是细节问题,对于这些,张福还是给李亨做了非专业的说明,李亨是大体上也明白了过来。

  哥舒翰与崔乾佑两军相遇与灵宝西原,崔乾佑抢占了先机,占尽险要之地。哥舒翰本就是无奈出击,值得迎难而上,遂使王思礼领五万精锐在前,庞忠领八万兵士在后,自己也领着三万登上了黄河北岸的高丘观察。

  众将士看到这般地势,神经自然是绷的很紧,生怕一不小心就送了小命。但是王乾佑又出骄兵之计,他出兵不到一万,军士是三五成群,稀稀拉拉,这让所有的官军看到后,一下子绷紧的神经立刻放松了,都产生了轻敌心理,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冲了上去。

  崔乾佑的小心思哥舒翰知道,王思礼他们也知道,但是在通讯条件那么差的古代,他们也没有办法通知到基层,谁都挡不住大家了。哥舒翰还有另外一种方式,就是鸣金收兵,但是现在正是两军交战的时刻,气可鼓不可泄。

  官军冲了上去之后,崔乾佑立刻命令他们偃旗息鼓,败逃而去,将官兵引诱进了伏击圈,而后伏兵尽出。一时间官军被打懵了,死伤惨重,不过大家还是反应了过来,即使身处劣势,依旧英勇奋战,将战线缓缓的向前推进。

  午时过后,老天爷刮起了西风,崔乾佑乘风放火,烟雾蔽天,直熏的官军将士们睁不开眼,一时遏制了兵锋。崔乾佑又派了同罗精锐绕过南山,绕到哥舒翰军后,哥舒翰一时间首尾受敌,全军大乱,除了少量逃入了山谷,大部都被逼入了黄河。

  哥舒翰本人率领八十余骑突围而出,哥舒翰还想召集士兵再战,但是自己部下的番人将领火拔归仁却想投降安禄山,遂将哥舒翰给绑在马上,向东去投安禄山了。

  李亨此刻良久无言,哥舒翰是败在崔乾佑之手,但那只是表象,哥舒翰之败,纯粹是败在朝廷,败在李隆基。安禄山叛乱不是局部战争,不能只把宝押在一个人身上,而是要进行全盘的布局,可惜的是李隆基没有这么做,更听不进去别人这么说。

  这是全国一盘棋,要想打赢这场战争,既要营造大的战略上的优势,又要有小的战术上的配合。不过都过去了,李亨现在紧要的是给自己谋求更多的利益。

  继而对张福问道:“骊山的这些军士,倓儿在军中能调度的了几人?”

  张福规规矩矩的答道:“王爷到了潼关之后,哥舒翰只给了他四万人马,军中将校有段行琛、管崇嗣、张宇飞、崔景、薛金华、梁道远这六人与大王甚为相知。

  “而后在关西驿又收了不到两万人,散兵自是编到军中了,不过,如李承光这些人权位太高,大王自是调不动。”

  李亨听完后,不置可否,突然想到了李隆基派给李亨作为监事的冯神威,立即问道:“冯神威了,他是皇上配过去监视倓儿的,现而今如何,可同倓儿合得来?”

  张福有些战战兢兢,李亨开到后便觉得李倓怕已经将这人收拾了,便道,“汝只管如实回话,天大的担子有孤担着了。”

  张福方才答道:“冯神威到达潼关后,欲夺大王的军权,王爷实在是忍无可忍,给囚禁了起来了,哥舒翰也知道这事…‥”

  李亨一听当即惊道:“哥舒翰也知道?着李倓办事也忒不小心了。”

  囚禁天子派的监军,搞不好就成了谋反的大事,若是消息未漏,还自罢了,可是连哥舒翰都知道了,这让李亨顿感棘手。不过李亨也迅速地反应了过来,这么长时间都李亨都没有听朝臣谈论这事,应该李隆基还不知道,于是问张福道:“哥舒翰帮你们压了下来?”

  张福这才回道:“如殿下所言,确实是哥舒翰给压下来的,但也只的怪他不识时务,对哥舒翰也敢说三道四,被大王给扣了,西平王也是乐的所见。”

  “后来了?”李亨问道,

  “潼关破后,他自然是被乱兵所杀。”张福说了一个连李亨都不信的理由,不过算了,死就死了,又有何妨。

  李亨最在意的还是潼关退下来的李承光、王思礼他们,虽然很难将他们收入麾下,但是李亨还是相信试一试。

  李亨又问道,“李承光他们有没有上书向天子禀报潼关战况?”

  “额,还没有,他们丧军失地,连哥舒翰亦为没于军阵,自然怕大家追究,由是彳亍,大王也因此向他们言说可请殿下为之求情,现在自然在等殿下的回信。”

  信中李倓也有说求情的事情,只是李亨更担心的是李倓他们在骊山的消息有没有泄露,而这李倓恰恰没有提,李亨自然得仔细的盘问一番。

  李亨问完他们话后叫来李静忠,让他好好赏赐了他们一番,带着他们下去休息,等待李亨的传召。

  李亨知道自己的监国职位就要被削掉了,这是迟早的事情,一直做鸵鸟的韦见素能帮李亨到这个份上,已经是极不容易的事情了,李亨也不会奢求太多。

  可是当李亨看到李倓的这封书信时,自己内心的欲望开始蠢蠢欲动了起来,能不再进一步?此刻的李亨犹豫极了,几次想向李静忠发问,但是依旧不敢,搞不好这是要掉脑袋的大事,而更让李亨犹豫的是李倓到底能掌控多少人马?

  李静忠回来之后,重新换了一遍蜡烛,便静静的看着李亨拿着李倓的书信发呆。看着紧缩着眉头,内心十分犹豫的李亨,李静忠有心为李亨解忧却不知道该不该问。他知道李亨大半夜的屏退了所有的宫女宦官,单独召见张福他们,肯定是潼关的事情,可是李亨不说,他也不敢问啊!

  但是李亨越是不说,他就越是好奇,最终还是在好奇心的指使下开口了。

  “殿下,殿下”李静忠悄悄地走到了李亨的面前,将沉思的李亨叫了醒来。

  看着李亨看了过来,李静忠问道:“殿下这般愁苦,可是有何难言之隐?”

  陪在李亨身边的也只有李静忠这个宦官了,其他的人李亨也不知道敢不敢用。李静忠现在是忠于李亨的利益,即使在历史上,在李亨即位以前,一直是忠于李亨的。于是李亨打算赌一次,但愿史书上的事情没有骗他。

  于是试探道:“三郎来信了,手中有大军六万,而今满长安之兵卒都难比于他,孤为此而忧也。”

  李静忠突然有点糊涂,李倓手中的大军越多,对李亨不是越好吗,手中的家伙多,腰杆子自然就硬,李亨又有什么可忧愁的了?

  但是李静忠也不是一般人,能爬到这个位置,自然对朝中的政治极为敏感的,要不然活不过三秒。

  李静忠看着李亨,突然灵光一闪,随即知道了太子这是打算要干什么。李亨也站起来紧紧的盯着李静忠,生怕放过他眼中的一丝神色,看到李静忠的眼神一凛,李亨就知道了他已经明白了过来。不过让李亨失望的是李静忠再也没有任何神色,即使是惊惧也好啊。

  李静忠此时也很慌,信息来的太突然,让他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应对,不过他还是镇定了下来,跪在李亨的面前说道:“奴才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。”

  李静忠几乎没有犹豫,把心一横立即就决定了下来,他从小就被阉了送到宫里,没有一个子嗣,摸爬滚打了半辈子,才混了一个太子家令。现在他与太子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,即使他去告密,又能得到什么了,还不如舍命陪君子,干一票大的。

  李亨终于安心地坐了下来,闭上眼睛道:“平身吧。”

  李静忠看到李亨闭上了眼睛,好几次欲言又止,只是静静地等着,忽而李亨睁开眼睛,站起身来对着李静忠问道:“东宫中有何人可以依托?”

  李静忠当即说道:“程元振勇气可嘉,对殿下忠心耿耿,可以托付。”

  程元振是谁,李亨自然是知道的,之人妥妥的是李静忠的手下小弟,在历史上也是这样,李隆基被囚禁在兴庆宫的时候,也是这人一天到晚跟着李静忠折腾李隆基。

  李亨当即让李静忠去传叫程元振,李亨又喊来人将张福他们叫了过来,让他们两先去建宁王府报声平安。

  建宁王的小娇妻张氏现在已经快要急死了,多次到李亨这里来询问李倓的消息,让他们报一声平安也是应有之意。李亨也让他们问问张氏有没有捎的东西,李倓暂时是回不了长安,并让他们到天亮前到东宫等候。

  程元振来了之后,李亨正在写信,一份是家书,也就几句表达老父亲关爱的词句,再有就是鼓励一下他好好杀敌报国,为东宫争光。另一份是密信,封于蜡丸。

  此时的李亨有点心乱,又有一点激动,各种情绪混杂在一起,强迫自己静下心来,开始仔细思考自己要走的道路。李亨知道,李隆基肯定是要走的了,在皇宫中,李亨对李隆基是一点办法都没有,但是在外面呢,比如在马嵬驿?

  李隆基是天子,自有大义傍身,所以他需要的是稳定的局面;可是李亨是太子,要想火中取栗,自然是要一个乱局,一个自己能够掌控的乱局,略知历史的他自然知道出了京城的李隆基就是一个落汤鸡。李亨只需要一支军队掌控局面就可以了。

  但是李亨更加担心的是政变之后的事情,他能不能守住长安,能不能打出自己的威望,能不能赢得广大军民的拥护,要是不能,那就真的是要遗臭万年了。现在李亨是恨不得奔到骊山去,和李倓好好地面谈一下,可惜这是痴心妄想。

  李亨看了看程元振,又看了看李静忠,确认过眼神,是可以用的人,遂让李静忠将李亨的想法到来,这人倒也光棍,连忙表达忠心。李亨觉得此人可用,遂将身上一直佩戴的玉佩赐给了他,这当然不是让他去佩戴的,那是僭越,要掉脑袋的,这只是一个承诺,一个称帝后的承诺,没称帝啥都不是,称了帝可保你一身富贵。

  待到天快亮时,李亨指使他将蜡丸塞后庭中,而后又将家书交给他以为掩护。又将等候的张福两人叫了进来,让他们等到天亮之后让他们一起出发,到骊山去传信。

  天亮之后,李亨要去宣政殿参加朝会了,春宵苦短日高起的君王终于召开朝会了,然而让李隆基伤心的是,群臣们到朝会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,看着朝堂上稀稀拉拉的群臣,李隆基顿时便失去了朝会的心思。

  解散了朝会,李隆基回了兴庆宫,只不过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群人。李亨自然也在其中,现在他的监国之位还没有被撤掉了,况且他还有大事要禀报了。李亨也知道,最迟就是在今天,他的监国之位就要被撤掉了,不过他也想看看他们是如何撤掉自己的。

  在兴庆殿中,李亨又一次跟杨国忠、韦见素他们见了面,杨国忠依旧是仇深似海的瞪着李亨,又恨恨地盯着韦见素,这让李亨看的心里只想笑,想起马嵬事变中杨国忠的怂样,心中不由得想着,让你先奔达两天吧。
sitemap